<不要偷走我的心>



引言---網路世界「臥虎藏龍」,曠男怨女悠遊其中,難免巧遇相談甚歡、相見恨晚之人,若是你情我願、男歡女愛或屬無可厚非,然所謂人心幻化無常,多一分自我保護的心眼兒,總算聊勝於無。至於敝人在下我呢,一無閉月羞花之容貌,二缺沉魚落雁之姿色;既不活潑開朗亦非富有多金,乃何所憑恃而吸引魯莽小賊上門呢?思之再三,唯一值得被覬覦的大概就只剩下我的一顆心了,乃引發靈感寫就此詩,請不吝共享。 


不要偷走我的心


我的心它


缺氧過


梗塞過


衰竭過


好不容易才離開加護病房


正在康復中


不要偷走我的心


 


不要偷走我的心


我的心它


撕裂過


摔落過


破滅過


好不容易才拾起拼湊齊全


正在癒合中      


不要偷走我的心


 


不要偷走我的心


我的心不過是由玻璃鑲嵌而成


就算是輕輕的一擊


都會要它粉身碎骨


 


不要偷走我的心


我的心不過是由薄紙黏糊而成


即使是一小滴眼淚


都會叫它萬劫不復


 


不要偷走我的心


我已


不碰愛


不再愛


不敢愛


像這樣千瘡百孔又垂垂老矣的心呀


你偷了它去又有何用呢


請你


把我的心還給我......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你說,對女兒仍千般疼愛,和前妻卻早已不再聯繫,兩忘煙水裡。


我問,有這麼糟嗎?身邊是有這樣的一對朋友,分手了,但為了孩子免不了有接觸,她曾告訴我,對對方的恨意之深,到了一聽見他的聲音就會反胃作嘔的地步,即便只是透過電話,話筒往往搖身一變成為燙手的山芋,讓她無法再心平氣和的和他說上一句話。


也許因為還訝異著你已離婚的消息,我沒聽清楚你的答案。


直到你解釋,不互通信息是為了不想給彼此「也許能復合」的錯覺,才可能讓彼此決心拋下過去、迎向未來,以壯士斷脕般的毅然決然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第二春。尤其她還年輕,你不想耽誤她。


還好,並不算太糟。


可是,這樣會不會太絕情了呢?大家不是都認為就算無緣做夫妻,也可以還是朋友嗎?在那一瞬間,想起了先生的一位老同學。他愛面子,不肯告訴我們已經和前妻各分東西的事,卻又對她緣已盡,情未了,我們雖然心知肚明,更對他的癡心寄予同情,卻也無能為力。


有那樣一個凌晨,三點多了,我正沉醉在夢鄉之中,突然被淒厲的電話鈴聲驚醒,是他,要找她,但撥錯了號碼;我聽出了他話語中濃濃的酒意,也因而有了一個失眠的夜。這樣有些失控的突發狀況,與其說是舊情難了,毋寧說是一種折磨與煎熬,試想:有幾個人能忍受得了常常要在夜半時分因為可怕的突如其來的鈴聲而醒轉,而嚇出一身冷汗,甚至還得面對接下來輾轉難眠的漫漫長夜?於是,我似乎能了解你的「絕情」。


無論是社會新聞中或我們周遭,都有太多太多釐不清的感情糾葛。當愛情已然走到死胡同,我們總是不願面對現實,還要苦苦糾纏,還想極力挽回。當發現大勢已去,有人決定以結束生命做為報復,更鑽牛角尖的,或是要情人看刀,或選擇玉石俱焚,徒留天長地久的遺憾,誰也沒有因為曾經刻骨銘心的愛而受惠。


執著於自憐自戀是多情,提得起放不下是濫情,這些情緒使人變成脫韁的野馬,天南地北胡亂闖去,不知道懸崖在哪裡。


能夠「無情」的才是真正懂得愛的人,因為他們明白世事無常,不能強求,對他們而言,愛情也好,人生也罷,皆可以「也無風雨也無晴」,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唯有心如止水。


我想,該放手的時候,就別再緊握,互相給予海闊天空的自由吧,這樣,或許能為將來的驀然回首甚而意外的重逢,寫下無所怨悔而美麗的扉頁。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 Sep 14 Sun 2008 22:03
  • 女怨














<女怨>


不要再對我為所欲為


不反駁


是因為我夠成熟


不是因為我怯懦 


 


不要再對我予取予求


我沉默


是因為我太溫柔


不是因為我軟弱


 


不要再對我喋喋不休


我低頭


是因為我顧慮得比你多


不代表我有錯 


 


不要再對我逼人咄咄


我冷漠


是因為我宅心仁厚


不表示我退縮 


 


不要再那樣難以捉摸


我忍受


是因為我過於執著


不是因為我做作 


 


不要企圖考驗我


不隨風去飄泊


是因為我信守承諾


不是因為我惶惑


 


外面的世界天寬地闊喔


有一天


待了結你我間的因果


我將不再停留


我將灑脫遠走


走了


便不再回頭


就算你拉住我的手


我不再回頭......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因緣際會之下,隨高雄市某慈善會至位於大武山下的排灣族部落發放日用品物資。


因為凌晨與格友聊了「999朵玫瑰」的相關事宜(由於是初體驗,乃為一鮮),腦海中不停有「why」、「what」和「how」在打轉,根本靜不下來,又怕一不小心睡過頭誤了人家的大事(所有的物品全在我車上啊),所以幾乎沒睡。


七早八早起身,早餐也沒吃便出發了,我們家的鄭先生說要帶我去看他上次參加「挑戰北大武山自由車&登山車競賽」的路線。從山腳下開始,果真看到許多全副武裝的騎士騎著腳踏車,除了壯男、運動型美女、歐巴桑小姐,甚至也有未來的主人翁,正「嘿咻」、「嘿咻」努力的往山上衝刺,真佩服他們的毅力。


其實,很多年前(是的,我是熟女了),我曾經在半山腰的國小代過課,那時候根本還沒有柏油路,路上的石頭又多,有些路段還常坍方,隨時有將人活埋的危險;有些則泥濘滿地,騎摩托車的技術不夠熟練或太心急,難免摔個四腳朝天。如今舊地重遊,雖然已印象模糊,不禁想起那段蓽路藍縷的年少時光,人生啊,春夢一場......


當初,我在那個學校待了兩個多月吧,還記得要離開的時候,熱心的同事幫我辦了歡送會,或許因為感傷,我竟喝到微醺了,真是情感澎湃啊......


再回到與大家約定的地方,眾人均已到齊,於是趕緊合力將所有物品分成四十餘份;果然人多好辦事,不一會兒功夫,便完成了準備工作。


後續的一切便交由慈善會的師兄姐負責了,趁著空檔,我和鄭先生在附近的小學走走,是個綠化工作做得不錯的學校呢。




       

中午過後,我們收工回家。經過萬巒,買了豬腳(順便介紹這一家店,也不錯吃喔,誠心推薦,非廣告),(是為二鮮),想說中了999,就去去霉運吧!有需要的格友,請盡量享用,不要客氣。但不保證一定有效就是了(因為隔天我又中了,哈哈 )。






   

以上就是難得的送貨兼半日遊行程。以前所使用的相片都有其「歷史性」,但這次的是實況轉播喔(第三鮮是也)!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喜歡觀察別人的手,發現擁有修長手指的,大多具備特殊的藝術天份,擅長繪畫、舞蹈、攝影、戲劇、變魔術、彈奏樂器等等,少有例外。


再看看自己,還真是有些與眾不同---一點都不細皮嫩肉、白皙修長的手指頭,竟然帶著一絲文學氣息,喜愛拿筆勝於其他。


拿筆,除了讀書,就是寫字;寫字,除了寫文章,自然是寫信。不多言語的我交朋友或談情說愛的方式,常是透過信件傳達自己的想法、感情,總認為比較詳盡,也比較慎重,彷彿不這樣做,便無法藉以確認我們之間比普通人還要更進一步的互信與互愛。


也彷彿,潛意識作祟似的要把生命的某個片段寄放在對方那裡,留下自己專屬的印記。


而且,還不需面對無話可說的尷尬,就算兩人間出現了南轅北轍的意見,無論如何是吵不起來的呀!


雖說等待回信的心情是一種折磨,但是少了那份幽幽的引頸期盼之情,生活也相對的空虛了許多。每當從綠衣天使手中接過來信的那一刻,常常感覺彷若掬了滿懷的幸福般,讓人想大聲高呼「萬歲!」若果沒有等待的焦慮,收信時的喜悅也將相形失色了吧!


算一算,這些年下來,寫過的信應已不下上千封,加加減減之後,總有數萬個字,夠編成一本小說了。原本拙劣的文筆,因而有所精進呢!這樣的孜孜不倦,其實未必獲得了彌足珍貴的友誼,反正朋友來來去去,勉強不得。唯一的收穫該是為數可觀的回信吧,如同相片一般,閒來無事一一翻閱時,就像檢視著各個人生階段所留下的紀錄。


當戀愛了、失戀了、得意時、憂傷時……有哪些朋友作陪,他們如何安慰我、鼓勵我,扶持我度過那些悲歡歲月,於是有信為證。


從小時候說起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曾經與教會裡的人通過信,研讀聖經之類的,雖然我們家是拜菩薩的。不上學時,我們會幫祖父摘芭樂,領了工錢,別人都是拿去換糖果吃,我卻大多花費在郵資上。個性有些自閉的我,其實對外面的花花世界早就心存嚮往。


上了國中,大概是二年級,有位要好的同學轉學回新竹老家了,於是我們變成筆友,藉著密切的魚雁往返連繫著分隔南北的感情。她寫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牛牽到北京還是牛」,說的是我們不懂用功讀書,辜負老師的嚴管勤教。本來還不能心領神會,直到自己的成績以些微的差距和當時的師範專科學校擦身而過,才明白她的苦口婆心。可惜為時已晚。


高中時候,同學之間流行在課堂上傳紙條,也就是短短的信箋。信的內容為何並不重要,只是不想認真聽課的時候,信手塗鴉一些無關緊要的字句藉以排遣無聊,或紓發一下寂寞的十七歲的寂寞。寫著寫著,因而和同樣愛好文學的同學成為知己,一直到今天,透過信件的聯繫,我們的感情始終屹立不搖呢!


走過第二次的戀愛與失戀,除了千瘡百孔的回憶,所能擁有的,也就是那張已然熟識到能夠倒背如流的「絕情批」了。那信,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雖則外表有些泛黃,以毛筆寫成的字跡依然清晰一如當年。歷經多次搬家,它竟不若其他重要物事,奇蹟似的未曾遺佚,每每於翻箱倒篋之際,如鬼魂般憑空出現,幾次嚇得我花容失色。只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生活的歷練終究為我築了一道厚實的銅牆鐵壁,信裡曾經讓我痛不欲生的一字一句,再也傷害不了我了。


後來,認識了幾位在外島服兵役的男性友人。據說,在枯燥的制式生活中,信件是他們的精神食糧,收信時間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剛好那一陣子我在原住民部落小學代課,自己一個人住在宿舍,閱讀、聽音樂之餘乃無所事事,於是努力發揮「軍愛民,民敬軍」的精神,勤於以信代言,也不知是否慰藉了他們的思鄉情緒,倒是為自己打發了不少寂靜的夜晚時光。


曾經,與一位除了在同一所學校上過學,充其量只能算個陌生人的男孩子通信,他,總是把信寫得洋洋灑灑而文情並茂,讓人為之怦然心動,可惜好像生活在錯置的時空似的,我們未曾有機會面對面,看著彼此的眼睛,說上一句話。數十封信之後,我以為,有一種曖昧不明的情愫滋生了,此時,再不該是無聲勝有聲了吧?然而,他依舊只是寫信。我為他自圓其說,當時的他若非極端靦腆,許是極端不善言詞的吧。也或許,是我太過敏感。


有那麼一天,當我們在街頭偶遇,聊到從前寫過的信,我竟然滿懷希望問他:「它們,還在嗎?」答案揭曉的那一刻,我難掩眼中的失落。然而,我這是在強人所難啊---許多年過去,我像貓移窩一樣輾轉換了三次住所,因為無暇整理,堆積如山的信件早被喜歡有條不紊的家人毀屍滅跡;而早已成家立業的他,女兒都上高中了,難道還苦苦懸念著往日的赤子情懷不成?


我想,我是有些不甘心吧,不願意接受年少時光一去不回頭的事實,又不知向誰去要,以為拿回了信,就可以尋回失去的青春,就算只是一小部份,也好過什麼都沒有抓住。


而,那人的口才豈只是「舌燦蓮花」可以形容?較諸他當年扣人心弦的文筆,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唉!我有一種被歲月愚弄了的感覺。


也曾一時糊塗,寫了表達孺慕之思的表白信。本以為以自己多所磨練的文筆,足以將其中的輕重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僅要讓對方起歡喜心,更將串聯起濃厚的情誼。豈知弄巧成拙,不但為對方製造了困擾,也突顯自己的魯莽,斷送了好不容易失而復得的友情,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咎由自取。也只能將之引以為鑑,告誡自己此後應更加謹言慎行。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一直是心中的一大遺憾,只可惜再多的悔恨,亦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了!


言至於此,其實也有一些時日未曾提筆寫信了---真正白紙黑字的信。一則因為大家都是大忙人,雖然我可以在寄出三封信才得一次回音的情形下仍熱情不減,但對朋友們而言,沒有時間回復,心裡難免有所負擔,我亦於心不忍,只好改以電話連絡。二是現今科技發達---電腦網路無遠弗屆、手機簡訊快速簡便,使用起來既不用愁找不到文具用品、信封或郵票,更免去一定要出門找郵筒的麻煩,終究比較符合現代人快、狠、準的需求。


只是,如同作家吳淡如所說:「一個人願意鄭重其事的把心情或意見落實成『信』,至少是經過思慮咀嚼的,才算真正的問題。」說到底,我還是偏愛傳統的方式,透過手和筆寫出來的字跡,去觀察對方遣詞用字的習慣、字裡行間的語氣,一個人真正的性情、心緒,甚至說的是實話或謊言,都將一覽無遺,無所遁形。無論再怎麼善於偽裝,變了形的熱情,始終逃不過讀信人的法眼。


這也就是我喜歡做個「原始摩登人」的原因之一吧!


最近很多行業都吹起了復古風,我在想:不知道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懷舊風潮一時風起雲湧,大家都來回歸傳統,煞有介事找出紙和筆,慎重其事的寫信給家人或朋友呢?我是樂於拭目以待的。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母親又打電話來訴苦了,一樣的陳年往事,不變的哀恨痛絕,相同的懇切請託。


雖然有許多話想說,卻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好保持一貫的中立態度,和力不從心的安撫。


談話結束,我一如以往用了一些時間才讓自己糾結的情緒得以平靜。


不過是個局外人的我,僅僅透過電話中的抱怨,尚且感到身心俱疲,真不知母親是如何度過這許多年來,來自父親的冷漠、不負責任,與她自身反反覆覆、不知如何解脫的自我折磨。


父親和母親不和,甚而彼此憎恨、仇視,已是行之有年且眾所皆知的事實。出身於如此的家庭,我是在別人與其說是同情,不如說是鄙夷的異樣眼光之下成長的。


「妳還好嗎?」或許以為我可能「不太正常」吧,就在不久前,還有知悉內情的朋友提及此事,對我的心理健康表示質疑與關懷。而我,已將邁入中年了。


我能說什麼?一路行來,沒有怨恨,只有遺憾。


既然注定緣淺,何以結為夫妻?既已結為夫妻,又為何不能摒除成見而和睦相處?既然生下了我,難道不該讓我在一個和樂融融的家庭中成長?我做錯了什麼嗎?一個又一個無解的疑惑,在人生狂飆期的年少歲月裡,幻化分秒相隨的魅影,意欲將我吞噬殆盡;變身日夜糾纏的藤蔓,企圖教我停止呼吸。也曾經,家成了我又愛又怕的處所,讓我依戀又矛盾的急於逃離。


直到自己也走入婚姻生活,逐漸明白其中的身不由己,於是放棄掙扎,沒有異議的接受這個並不美好的事實。


「每次回家,都有『爸爸』、『媽媽』可以喊,不就是一種幸福嗎?」如同我給朋友的回答一樣,雖然是故作堅強之語,卻也是肺腑之言。


母親是一位好母親,沒有任何人能否認這一點。為了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家庭,縱使感情已冰冷也受盡委屈,仍然忍氣吞聲的熬過一年又一年。她不是沒想過離開,只是,從前的她堅持要等到女兒們出嫁的那一天,親自為她們蓋上頭紗,為她們送上祝福;而現在,過度的操勞使她失去了健康,日漸衰老的身軀已不容許她擁有海闊天空的自由,她,再也走不了了。對於這樣一心一意犧牲奉獻的母親,我只有滿滿的感謝與歉疚。


而對雖然不是位好丈夫,卻是個好爸爸的父親,我更找不到絲毫可以埋怨他的理由,畢竟,在我的成長路上,他一直盡職的扮演著嚴父甚至良師的角色,教導我、陪伴我,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伸出援手。我不覺得、不知道他還虧欠我什麼。


我無法因為愛他們其中的一個,而對另外的一方心存憤懣。


雖然他們無法彼此相愛,卻給了我全部的愛。


也曾嘗試居中協調,可能用錯了方法吧,或是對問題的根源原本無能為力,反倒弄巧成拙,更加拉遠了他們之間的距離,這樣的結果,讓我自責不已。


如今能做的,除了多關心母親的健康,便是盡最大的努力去照顧她一直最為掛念的么弟,讓她放寬心。也因為明白:任何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我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家庭,雖不足以令母親引以為榮,至少不讓她為我擔憂。


只願母親早日放下過往的怨懟與傷痛,在所餘的歲月裡,平安喜樂。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 Sep 04 Thu 2008 12:43
  • 一生



            


                             


                                      我高齡九十的阿嬤和勤儉持家的二姑



自從某人告訴我,我和他的生活其實是彼此扞格不入的之後,我開始思考:一般人是怎樣度過他們的一生的呢?


平凡就是福,但真的安於平凡嗎?還是在平凡中創作著偉大的樂章?人生以快樂為目的,但真的非常快樂嗎?抑或於快樂之中也品嘗著憂鬱的滋味?


曾經,我如此猜想:在一個人數十年的生命中,為了無往不利的應付眼前無奇不有、琳瑯滿目的花花世界,應該擁有各式各樣的寶物與利器。


例如:大量的愛---長輩的愛、手足的愛、同儕的愛和情人的愛,哪怕是寵溺也好,總算聊勝於無。要不,就時而無怨無悔、時而怨悔交加的愛著別人。


倘若沒有愛,有萬能的錢也是好的,至少可以讓我們消費消費再消費,即使為了凱蒂貓、葡式蛋塔得乖乖排隊等待,為了名牌包包、時尚手機必須勒緊褲帶,都在所不惜,只要能夠填補無限的空虛,並且平衡茫然的心靈。


要是不幸缺少愛的滋潤,又剛好「不小心」把每張信用卡都刷爆了,正在拮据度日,那麼就懷抱著一些恨吧!隨時隨地在恨,莫名所以的恨,恨蒼天不仁、恨神佛不義、恨社會無情、恨造化弄人,此恨綿綿無絕期;實在無處發洩了,開始恨自己為什麼要存在;嚴重一點的,於是惶惶惑惑遊走於社會的邊緣,不知所以。


等到為自己找到「活著真好」的真象,或者培養一點自我解嘲的本事,發揚阿Q精神,以黑色幽默看待世事,冷笑或笑到飆淚或皮笑肉不笑,照樣過日。


而萬一連自我消遣的能力都不及格,也別無選擇,就只有忍耐了,以「忍」字頭上的一把刀抵住心房,堅強的忍,暗罵在心裡的忍,緊咬雙唇的一忍再忍三忍,直到入土為安。


不過如今我慢慢成熟,漸漸懂得,所謂的一般人其實活得更複雜一些、更有心機一些。聰明的他們非常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為了求生存,做人要有彈性,要隨機應變,所以他們不只是單獨擁有某樣寶物,而是努力讓自己獲致它們全體;即使分量不多,退而求不缺乏便可,且因時制宜予以運用,也就是說:有一些錢,有一些愛,有一些恨,或許愛恨交織,也懂得自我解嘲,當然,有時候也忍。


    最重要的,永遠心存期待---過去不好,現在不好,就期待將來一定會好;過去或現在沒有愛,沒有錢,沒有恨,就期待將來必然一應俱全;不知如何自我解嘲,不明瞭什麼是忍辱負重,就期待將來一定會豁然開朗,以便讓人生充滿倒吃甘蔗般的甜美。倒也值得期待。


至於某人之所以鄙視我的生活型態,會不會是因為他的感覺已隨都市塵囂而麻木,分明擁有絕世寶物卻以為那些只不過是一般人的平凡玩意兒?


 


PS 我有一本收藏剪報的小冊子,寫這篇文章的靈感,乃來自其中的某篇文章(多年前,中國晚報),在此僅對原作者(姓名已不詳)致上感謝與佩服之意。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昨夜,那男人又出現在夢中,以他慣常的溫柔口吻對我說:「我再打電話給妳。」夢境雖美,然而醒轉之後,卻只留下半個白天的悵惘。


拿出男人的照片意欲細看,不料僅只是短暫一瞥,突如其來的暈眩卻迎面襲來,讓我不敢再對著它直視,只好又把那張他和另一個女人的結婚照丟回抽屜深處。


彷彿成了一種慣例,在緣盡情了時分,我所愛過的男人們,除了照片和不是很美好的回憶,什麼也不留給我。


其實就算不看,我也清楚記得曾經在那張照片上所留下的痕跡。第一次,我的心讓思念刺痛了,我撫摸著他的臉龐,終於哭成淚人兒,串串淚珠滴落,濕潤了它。第二次,我帶著些許被棄的怒意把它揉成一團,丟進垃圾桶,於是上頭佈滿了橫直交錯的皺褶,而那男人的臉龐也越來越模糊。然後,我把它丟進碎紙機,想要把他留給我的傷痛一併碎屍萬段。後來,我反悔了,它被一絲一絲的拼湊回來,但男人的影像已幾乎不可辨……


時間會慢慢帶走執著。有朝一日,當不想繼續在怨恨中煎熬,我會點燃一把火,將照片化成灰燼,讓所有恩怨情仇隨之灰飛煙滅,讓我永永遠遠、徹徹底底對他死心。


我知道,下一個男人會更好。總有一天,我會找到一個不只是留下照片,更將願意和我廝守終身的男人……


(寫於n年前)


(感謝阿仁與小伶提供的婚紗照,純粹友情贊助,與本篇文章無關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忙碌之餘,在抬起頭、讓眼光暫時自電腦螢幕移開的剎那,牆上越來越輕薄的日曆映入了眼簾,才猛然發現,不知不覺中,暑假已接近尾聲,而自己已埋首於這個虛擬的世界一個月了,光陰似箭啊!


       回首三十天前的自己,說是個電腦低能兒也不為過吧!那時,「部落格」是只存在於新聞報導中的一個名詞(例如有人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在裡頭大爆自己的劈腿實例),而只要伸出五根手指頭,就可以把熟悉的部落格數盡;每當看著各個格的超人氣,總也對版主們羨慕著,也嫉妒著。


雖然收藏了不少文章,也自認寫得認真,打心底不甘心讓它們被關鎖於磁碟之中,在暗無天日的年歲裡慨嘆著「懷才不遇」的憤世嫉俗,卻又因為不了解加上自我恫嚇的想像,視部落格為「洪水猛獸」,以為要擁有一個能讓自己暢所欲言同時廣結善緣的天地,如登天之難。


日子就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情結中忽忽過了數月。直到那一天,因緣際會之下,透過朋友的朋友小瑾利用即時通(這也是第一次接觸)的協助,我終於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國。


這樣的興高采烈卻在不久後,由「來客寥寥無幾」所澆冷、打擊,我一度失去信心,為自己的太樂觀、過度天真而覺得荒謬,更為自己一時的異想天開而後悔---我不過是用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的無能啊!


正當心緒擺盪於「勇往直前」與「棄械投降」兩者之間,我想起了小瑾,即使素昧平生,她是那樣親切而熱心的相待,也思及「莫名所以闖進來」留言或回應的前輩們的鼓勵(是緣分在居中牽線呢),我羞愧了,如果輕易的就打退堂鼓,豈不是對不起大家的好意了嗎?於是,在自我檢討後,我開始「週遊列國」,四處去向格友們觀摩、請益,也放開心胸與大家交流,一點一滴的成長、一步一腳印的前行,而往往,一分耕耘卻並不只有一分收穫,於焉有今天差強人意的表現。


羅馬可不是一天就建立起來的,不是嗎?


而每一個有朋自遠方來的日子,不管大家打哪兒來、來得多或少、待得久與否,都像中了樂透一般讓我暗自竊喜,欣慰不已。


在此,真的要感謝各位前輩、朋友疼惜的支持與肯定,如果我是海上迷航的船隻,你們就是指導我、引領我朝正確方向行去的明燈;沒有你們,我恐已迷失在茫茫大海中,淪為波臣。


雖然這不過是個虛擬的世界,但我在這裡確切感受到了現實世界中不一定能夠體會到的誠摯的情誼,我會長久記憶著這份溫暖,並帶著這份感動,不懈怠的繼續走下去。


容我再度致上最深刻的謝意。                        韻芝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 Aug 28 Thu 2008 12:16
  • 話別









<話別>


冬日將盡時   你來


春天才降臨


第一場雨落下前


你已如帆隨風遠颺


除了留住雪泥鴻爪


我措手不及


 


駐足自由路上


南風靜靜襲過椰子樹梢


落葉輕輕舞過羊腸小徑


孩童追逐嬉戲


紅男綠女穿梭遊走


這是你生活的一隅


夢裡曾徘徊吧


陌生中透著熟悉


 


只需穿過這片綠意


你 就在數步之外


只要看一眼


將你日漸模糊的身影牢牢烙印


也許足以理直糾結纏繞的思念


一如未曾相遇


 


但 我決定不再向前


 


爭忍不相尋


並非舊情難了


只因面對你的冷漠


相尋已是徒然


 


且將思念託付窗前的風與樹


願它們為我眷顧忙碌的你


別了 珍重


從此咫尺幻化天涯


兩忘煙水裡


 


這次我邁開腳步


於是不再想你


        


庭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