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現在的孩子最要不得的缺點是「唱反調」與事情做得不多,理由卻一大堆,千錯萬錯反正都是別人的錯,換句話說就是無法自省與承擔該擔負的責任。
記得我小時候,「囝仔郎有耳無嘴」,大人們都是這樣教育我們的,意思是大人說一就是一,由不得你說二或三,縱使有著不滿,我們終究不敢拂逆或違抗,否則最終的下場肯定就是「竹筍炒肉絲」吃到飽。
現在的小朋友哪能打呢?他們可是父母親的心肝寶貝啊!況且責打只有速效,沒有實效。對於他們的「暢所欲言」,我想過:那也表示他們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勇於表達,這並不是壞事;但是,諸多的「因為......所以......」往往也代表推託的態度,它不僅會影響學業的進步程度,也會在團體生活中造成對他人的干擾,實不足為取。
班上有三名較具反抗意識的孩子,屬於不同的類型:小睿寫功課會拖拖拉拉,我催促他時他會否認自己的不專心,但情節不算嚴重,對待他,我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阿恆寫學校功課時還算認真,有不會的地方會來問我,但當必須寫(太多)評量和考卷,他便會失去耐性,我責備過他幾次後,索性改變態度,只要他態度良好而且認真寫就,完成後我會讓他早一點回家,這個方法顯然還不錯,我不需要再和他爭辯得面紅耳赤。
最要我特別付出心力的非霖霖莫屬,他是具備小聰明的孩子,曾考過班上的第一名(這次有退步,但他只因而收斂一、兩天),他會邊寫功課邊聊天,不然就停筆下來發呆、看別人,我一盯他,他永遠有說不完的藉口,對我的指責一概不承認,輕蔑的態度讓我火冒三丈,要拿出很大的容忍力才不致對他動手(據說以前的老師曾把他的手臂捏到瘀青,家長很不諒解)。我和家長聊過,他很皮的時候爸爸打過他的屁股,好像打得很兇,但顯然痛過後就忘了,不然也不會變本加厲。
「考第一名,卻不懂什麼是禮貌,這樣的小孩在我心目中只能拿到六十分。」、「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要先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我苦口婆心的訓斥他,他似懂非懂,一陣子後又故態復萌。我必須想別的辦法對付他,希望他是「吃軟」的孩子。
我睏了,先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