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08 Thu 2009 17:40
阿母ㄟ話
- Oct 06 Tue 2009 19:15
所以他那樣愛妳
我們和小洪、秀秀兩夫妻是透過無線電的交流而認識的,
第一次見面,秀秀便丟了一顆震撼彈給我。
閒談中,她向我訴說起婆婆的某些「不是」,
大抵來說就是規矩多如牛毛而一成不變,尤其在廚房中---
非糙米飯不吃,太乾或太軟的飯不吃;
青菜烹煮前要先沖洗再浸泡一小時,再沖洗十分鐘;
魚一概只能以蒸的或烤方式料理;
為保新鮮度和注重衛生,菜餚均必須現煮現吃,
不准打包外賣的食物回家……
制式而繁複的細節,彷彿煮一餐飯非得累得人仰馬翻不可。
哇賽!這是「現代版灰姑娘」的故事情節嗎?
這些家規聽在我這個還算自由自在的媳婦耳朵裡,
簡直如天方夜譚一般讓人瞠目結舌。
然而,更誇張的還在後頭:
婆婆不喜歡她和先生出遊或回娘家,每次當他們準備好要出門時,
婆婆總是會「剛好」發現哪裡有灰塵,哪裡沒有整理好,
在一旁絮絮叨唸不停,破壞了遊興不說,
更讓他們因為不知要不要照原訂計畫進行而左右為難;
就算硬著頭皮離開家門,
婆婆也會施展奪命連環call詢問她何時要回家煮晚餐,
讓她很難玩得安心也開心。
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
很不可思議吧!
可別將伯母想像成是體弱多病,必須仰賴別人照顧,
或是那種「含辛茹苦,獨立將孩子扶養成人」的寡母喔,
她其實還健步如飛而且床頭人健在呢!
總之,種種不懈怠的嚴管勤教,
逼得秀秀寧願忍受睡眠不足的痛苦,
也要藉每天一大早到早餐店打工的時間透一下氣,
不然她真的很怕會被逼瘋。
我想,在苦媳熬成婆的心路歷程之後,
「ㄎ一ㄤˋㄎㄚ」的婆婆自有其心中分毫不差的一把無形尺,
或許誤以為要將媳婦壓制成唯唯諾諾的樣子
才能相對顯現出自己的賢慧與精明能幹吧,
於是會有令人難以接受和理解的舉止,
這是沿襲數代的陋習,想改變,需要的是非常多的寬容與調適。
而我更想從另一個較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
秀秀在陳述以上狀況時,是當著小洪的面,
直言無諱的敘說的;
換句話說,小洪不但默認老婆的言行,
也不反對秀秀向我們吐苦水,揭發他們的家庭隱私,
我認為這完全是因為小洪了解自己的母親,也看見了老婆的努力,
是故願意讓她在外人面前發洩積壓多時的情緒,
且不會因為覺得臉上無光而大發脾氣,當場翻臉走人,
或以為老婆「又」在搬弄是非而嗤之以鼻。
很多時候,當婆媳之間出現裂痕,做先生的就算不能居中協調,
至少可以傾聽,這是足以緩解衝突的一環。
「由於妳的付出和包容,讓他能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所以他那樣愛妳,妳的辛苦是值得的。」
我這樣告訴秀秀。
在未來的日子裡,磨難會少一點,快樂將多一些,
這是我給秀秀的祝福。
- Oct 04 Sun 2009 11:04
妳奶奶多大?
奶奶嗎?不!是菇菇。
上圖引用自小欽,感恩
小林是麵包店的員工,某天他送完貨,剛回到店裡。
老板問他:「怎麼了?臉上怎麼掛彩了?」
小林:「對街的楊小姐不是幫她奶奶訂了生日蛋糕嗎?
我剛才送蛋糕過去,可是我忘了壽星的年紀,
於是問了她一句話,就被『啪』了!」
老板:「哪有人這麼兇悍的,你到底是說了什麼了?」
小林:「我問她『妳奶奶多大啊?』」
兒子:今天的算術測驗被老師罵了。
爸爸:為什麼?
兒子:老師問我2x3等於多少,我說6。
爸爸:沒錯啊!
兒子:老師又問我3x2等於多少。
爸爸:這他媽的有什麼區別!
兒子:我也是這樣說的!
5歲兒子指著媽媽紅色的迷你裙說:媽媽,妳今天真性感!
媽媽:小兔崽子,怎麼這麼跟媽媽說話?你是跟誰學的!
10歲兒子馬上衝了過來:
老師:
如果你已經有1塊錢,再向你爸爸要1塊錢後,你總共會有多少錢?
海倫:1塊錢。
老師:你根本不了解怎麼算術。
海倫:你根本不了解我父親。
有一對情侶約會後,男生送女孩子回家時,
因為氣氛很好且難分難捨,兩人便在門口吻起來了,
過了一下子,樓上的燈全亮了,
「咚咚咚......」女孩的老爸下來打開了門,臉色非常不好的說:
「小子,你沒經過我的同意就和我女兒出去,又這麼晚才帶她回來,
還在門口做出這種舉動,這些我都不和你計較,
但是......請你不要壓在門鈴上好嗎!」
資料來自網路
下圖引用自枯‧白,真多謝
- Oct 01 Thu 2009 09:34
永遠的大家庭---中秋特輯


- Sep 29 Tue 2009 14:54
相思
- Sep 27 Sun 2009 10:27
女人上網會變壞?
網路圖片
「女人上網就會變壞!?」
這不只是某些男人的顧慮,也是我的疑惑。
先來拆解「壞」的定義好了,在這裡,我認為男人是如此定義它的:
女人不像以前那樣花費心思於家庭上了,
以至於影響到原來相夫教子的功能和賢妻良母的義務。
延伸而論,是害怕妻子將不再百依百順; 不再無微不至的服侍他; 不再把全副心思放在他身上; 會被同性洗腦而萌生他所無法掌控的想法或行為,因而反抗他; 更嚴重的,可能被別的男人拐誘而拋夫棄子…… 種種他所能預想到的最壞的狀況困擾著他, 讓他在極度沒有安全感的狀況下如坐針氈。 如果是這樣,那我會有以下的揣度: 這樣的男人雖然口口聲聲表明自己已經摒棄大男人的習性,
然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
還是覺得女人除了要為家庭鞠躬盡瘁以外,
不能擁有與發展她們個人的興趣與樂趣,我這樣的推測不無道理吧!?
坦白說,由於「網路比馬路還危險」(這是某格友的名言,非我所創),
以上的顧慮並不算庸人自擾,但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
如果一個女人會由於網友的煽動便輕而易舉做出背叛家庭的舉止,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不安於室的念頭應該早已蠢蠢欲動,
網路只是一個導火線,不是罪魁禍首。
自古以來,男人一向很會「保護」他們的女人:
從前是認為女人「上學」會變壞,
所以發明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名為褒揚實為恫嚇的「金科玉律」來予以約束;
除此,
還認為女人「上街」拋頭露面會變壞,所以要她們綁縛小腳,
讓她們大門無法出,二門邁不了;
現在呢,
則是主張女人「上班」會變壞,所以不准老婆和同事有工作以外的接觸;
如今更希望女人最好不要上網,免得被一些阿貓、阿狗帶壞,
時代不同,用的伎倆卻大同小異,
這些作法,不啻於將女人當成沒有自我意識的非主體,
在這種一言堂式的制度下卻奢談男女平等,
不過是大男人為了證明自己並非胸襟狹窄、食古不化
所施展的一樣欲蓋彌彰的虛晃招數,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實,我們在網路上「走踏」,需要的不過是一點同儕上的精神支持,
一個可以抒發情緒、釋放自我、開拓視野的空間,
就是這麼單純,男人們可以關心,卻不用杯弓蛇影的思慮太多。
當然,如果女人會因沉溺於網路而對孩子造成不良的示範,
或讓家庭生活的運行脫離了原來的軌道,還是需要自省與改進。
最後,學好的女人不會變壞,
懂得潔身自愛永遠是咱們女人最強而有力的武器,
僅以此和姐姐妹妹們共勉。
- Sep 25 Fri 2009 10:49
歡喜團圓慶中秋---貼圖
- Sep 23 Wed 2009 10:36
秋騷
|
- Sep 21 Mon 2009 13:45
說話
網路圖片
在傍晚的健走時間中,迴盪於我耳邊的愉悅聲響大約會是:
小鳥的清脆鳴叫、小朋友天真無邪的歡笑、
籃球在水泥地上的跳躍、網球和球拍的瞬間親吻。
讓我感到害怕的則是超高分貝的談笑聲,
除了讓我不知不覺的越是覺得浮躁,
更會令我在心裡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些人怎麼有辦法像連珠炮一樣的說話呢?
還話多得像永遠也說不完似的!
「因為自己沉默寡言就對別人的滔滔不絕無法認同,
妳這是酸葡萄心理吧?」
如果你要如此質疑,我似乎也不能反駁,
只是,要高談闊論可以,但校園畢竟是公共場所,
雖然言論自由的議題早被炒得沸沸揚揚,
也被拿來當作多(失)言的擋箭牌,
我卻也有享受寧靜、不被干擾的自由;
不願尊重我的權利是一回事,越過界線侵犯到我又是另外一回事。
枉費我還一番好意,怕她們一邊運動,一邊聒噪不已,
萬一不小岔了氣反而傷了身體。
何況她們不只是在閒話家常,
她們所引以為傲的要不是東家長、西家短的無聊內容,
就是自認為比獨家還獨家的名星八卦內幕,
唉!真是隔壁巷口五樓的陳先生家浴室裡死了隻蟑螂---
干妳們屁事!
近幾年來,託言論自由之賜,
電視上的談話性節目直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政治的、影劇的,
有話直說、不吐不快、五花八門、百無禁忌的話題多不勝數,
台上的主持人和來賓使出渾身解數說得口沫橫飛、慷慨激昂,
台下的觀眾則施展看家本領聽得津津有味、渾然忘我,
經年累月下來,我宛如一隻掉在被慢慢煮沸的水中的青蛙,
遭人一點一滴的洗了腦而不自知。
以政論節目而言,設若滿腹理想的永遠只能書空咄咄;
唯我獨尊的總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
大放厥詞的目的恆常在於互相攻訐、謾罵,
那麼,除了製造對立、衝突與無力感,說得再多又有何用!?
口水若能治國,咱們一人啐上一口,天下太平矣!
在這個人際接觸頻繁的世代,
由於溝通是最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能言善道的人應該是吃香的,
即使如此,若不能言之有物、尊重別人不被騷擾的自由,
並且秉持寬容的心彼此接納,
「言多必失,多言必敗」的古訓還是有如一記響雷,
值得細細思量的,
對我這種口才遲鈍、一不小心就會說錯話的人而言,尤其應該引以為鑑。
話說回來,文字也是語言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我寫了這些,會不會說得太多、太過呢?
容我自省一下,先行告退......